中国楼市2:房价为何越调越涨 越涨还越调
各位书友大家好,今天我们继续讲中国楼市的前世今生,这也是老齐第一次开课讲一份研究报告,我也希望这变成我们的另外一种形式,毕竟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。而且是很深度学习的一部分, 也希望听听大家的反馈。
昨天我们讲了2008年之后,房地产由于4万亿的刺激,开始飞天了。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货币化的工具,沦为了金融炒作的对象。2010年,随着经济的复苏,我们又一次调转了枪口。觉得这么炒不是回事,弄不好会造成恶性的影响。结果又开始调控,2010年4月开始连续出台国4条,国10条,进行所谓的史上最严调控,这次重新提高了首付比例,要在2013年前落实保障房470万套,保证新开工630万套。上海和重庆推出了房产税的试点,但最大的杀手锏还是限购。用行政化的手段,对楼市进行控制。
限购的政策可以说是立竿见影,房地产销售面积从2009年的增长76.9%,以下跌到了负增长30%瞬间市场被冰封。但是别忘了,2008年我们放出了那么多的货币,这些货币可是不安分的,到处乱窜。特别是房地产调控,但碍于经济增长,不敢大幅度的收缩货币,所以仍然是宽松的局面,结果2012年,随着央行两次降准和降息,房地产销售开始回暖,2012年下半年,一线楼市小幅回升。房地产再涨一波,但也许事情又该终结了,因为这次上涨很明显房地产已经是强弩之末,没涨多久。楼市就传出了非常不好的消息,温州跌了,炒房团被套。杭州也要跌,整个的全国楼市在2013年和2014年都陷入了比较萧条的局面,到2015年的时候,我们去各地调研,大量的开发商手上的楼盘全都出现资金问题,很多其实已经是烂尾了。有的资不抵债只能去借高利贷,或者通过民间金融来融资,2014年兴起的P2P,很多都支持了房地产领域,成为了最后的续命稻草。2014年的5月,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跌,此时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困难。于是如坐针毡,比国家更困难的是地方,终于在一个月后坐不住了。2014年6月,呼和浩特打响了松绑限购的第一枪,人无头不行,有了挑头的,大家纷纷效仿。2014年底,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城市基本放开了限购令。
金融政策上也开始为炒房提供各种方便,2014年9月,央行和银监会发布930新政,二套房的认定标准,从认房又认贷,改为认贷不认房。换句话说,你只要手上贷款还完了就可以继续贷款。不管你有几套房。这就已经撕下了最后一层伪善,赤裸裸的支持了炒房。2015年的330新政,给这把火上,继续浇油。二手房营业税免征期由5年改为2年,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到4成,公积金首套房首付降低到2成。然后同时,2015年连续4次降息,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调到了如今的4.9%,在2015年底,我们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化解房地产库存。这时候就像我们说的,限购的效果带来的就是一地库存,为了解决这一地的库存,我们又只能返回头去刺激房价。
但这次显然事与愿违,我们本想去库存,但结果却造成了一二线城市房价飙涨的后果。2016年出现了新的房地产局面,那就是一二线高房价,三四线高库存的局面。很多人都看到了一线暴涨,于是纷纷卖掉老家的房子,抢着到一线城市去付首付。这就在亟待去库存的三四线,却变成了补库存。直到去年10月份,一二线城市,加大限购力度之后。成交量大幅下降,这才将资金从一二线城市赶出,驱赶着货币奔向三四线城市,才起到了一定的去库存效果。但随后,麻烦又来了,那就是很多三线城市瞬间被炒高,本来是一线城市的买房恐慌,这下传递到了全国范围。更糟糕的是,由于边际效用递减,房地产拉动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差。反而资金全都流入了房贷领域,有几个月信贷基本上被房贷大包干。相当于银行变成了炒房的最大接盘侠。而经济并没有明显复苏的迹象,民间投资甚至已经断崖式下跌。全国经济已经陷入了全民炒房之中。
此时我们才如梦方醒,知道事情已经越来越糟糕。再次刺激房地产去库存拉动增长,是完全错误的,这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麻烦出来。于是去年7月首次提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,并在去年8月,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,之后又重启28天逆回购,锁定短期利率支持长期流动性,拉长期限提高资金使用成本,隐性加息已经开始,去年10月分开始,中国债券市场开始见顶回落。流动性紧张和市场利率提升的作用不容小觑。
然后也同样是从去年10月开始,继北京重新严格调控房价之后,全国20几个城市快速跟进调控。限购限贷,提高首付已经成为了标配。宏观上我们也提出了因城施策的主张,于是各地纷纷开始了调控竞赛,往往一个城市刚想出了新点子,很快就被全国推广。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,我们更是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,给房地产发展定调。也首次提出长效机制,综合运用金融,土地,财税,投资,立法等手段加快符合国情的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。既要抑制资产泡沫,也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,但明眼人都明白,这时候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大落。但房价仍然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,而且已经造成了全国的恐慌,在两会之后,北京再出重拳,挑起了新一轮的调控军备竞赛。重启了认房认贷的武器,并直接把商住房纳入了限购政策,一下让商住房的炒作者血本无归。随后各地仍然继续跟进,厦门直接宣布买房,自房本下来之日起,2年不允许上市交易。随后广州和青岛也复制了这个政策,希望进一步锁定楼市炒作的流动性。
通过这两天的梳理,我们基本已经把房地产这些年来的路讲清楚了,任志强说的一点都不错,在中国房地产是属夜壶的,用的时候就到处找,把他拿出来,他很重要,但不用的时候就把他一脚踢开,看见他都嫌脏。老齐这里补充一句,现在这把夜壶已经基本尿满了,再也尿不进去了。而且也已经越来越脏。特别是在2016年制造了这么大的麻烦之后,不知道会不会彻底吸取教训。那么我们也来总结一下,房地产政策哪些有效哪些是昏招。
首先,金融杠杆是我们必然要调整的,放松的时候首付下降到2成,调控的时候二套房最高提高到8成,这个政策可以说是调控的标配,一方面可以减少炒房的资金来源,压制需求,另一方面更是要规范银行,让银行从炒房中撤出。避免银行成为最后的接盘侠。
其次,限购,行政手段直接将很多人剔除在购房之外,这也是典型的压制需求,这些人不让他买,他就心里更加慌张。越不让买越想买,最后就造成了需求集中释放,本来不着急买的,趁着不限购也要先买一套。因为很可能后面就不让买了。所以最后造成了政策效果就是越来越极端,只要限购一放开,需求就如喷泉涌出。刚刚还要去库存,转瞬间就要限房价。啪啪打脸!而且越来越频繁。那么只限贷不限购行不行呢,全款买可不可以?这里面有个操作难度,就是你得能够限制民间的非法集资才行。否则,会有很多集资来的钱,配资来的钱,四面八方涌入一线城市,全款也能继续炒。
第三,利率政策,加息周期对于楼市来说是致命的打击,92年前完成了一轮加息,2007年前,又是一轮加息,还有2011年也是加息,加息之后楼市都出现了调整。也出现了经济下滑。而降息之后,都引发了楼市回暖甚至疯狂,比如2009年,2012年和2015年,可见货币宽松对于楼市来说确实是一针兴奋剂。
第四,土地财政,这是中国楼市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症结所在,楼市失去了市场的调节机制,完全变成了计划经济的产物,所以导致了供给和需求的严重失衡,误导了预期,自然也就扭曲了价格。
第五,交易税费。这是限制流动性的手段。增加摩擦成本,也是对炒作的一种惩罚性政策,但可惜在一个强烈的卖方市场之中,这种摩擦成本无疑会被转嫁,最后变成了房价进一步上涨的一个推动力。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
综合来看,目前常用的调控手段,已经基本失效,增加土地供给这个武器,未必像传说中的那么神,因为首先开发到上市要经历漫长的周期,其次这中间有很多环节可能会出问题,这几年光炒地皮不开发的开发商也不再少数。甚至地方政府主动囤地的也有很多。再加上捂盘惜售的,非法集资炒房的。土地供给增加,未必能反映到最后的盘面上供需的变化上来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增加供给真的要是成功了,未来又得面临去库存的局面。一去库存调控一松,房价又得涨。所以我们这几年其实没少这么左右挨耳光。
所以这就是目前房地产调控的困局,房子已经过度金融化了。不再是那个只用来住的商品了,对于金融化的产品你增加供给也未必有用,比如在大牛市之中历来都是发新股最多的,再融资最多的,但股票依旧涨的很好。而根据金融市场的经验,往往打击投机炒作,打击资金杠杆能够起到奇效,反正2015年的股市,就是严查场外配资后发生的崩盘。要不就得等着他自己把自己玩坏了,或者被隔壁老王带坏了,好比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,A股才见顶回落。
楼市这次会怎么样呢?是被限购完全冻结,还是炒楼资金链断裂,又或者等几年后房产税出台,还是连续加息后刺破泡沫,也许兼而有之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,什么时候能够长记性,泡沫完了库存,库存完了泡沫,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从这样一个游戏里面跳出来?原来我们习惯于玩这样的游戏,因为还有一个舒适区可以待,比如放开楼市限购真的还有1年左右能够迎来增长,增长之后才是过热。而限制之后也会有惯性,能够让我们的经济还能继续惯性高增长一块,现在则发现你刺激经济也未必起来,反倒是马上就过热,想要的效果没有,却产生了更严重的麻烦。而你往下一压,反而遭遇更大的宏观风险。舒适区没了,是否能够让我跳出这个死结,还是拭目以待吧。只能说希望不要再听到降首付或者放开限购去库存这样的刺激就好。
我们用了两天时间,为您重现了房地产这几十年来的历程,现在您应该对于楼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,我们可以一起讨论。